很多香港人家中的衣櫃都會常備吸濕器或吸濕劑,但往往吸濕劑的性能都會差很遠,今次消委會測試了 20 款不同成份、品牌的抽濕劑,就等裝修學院分享一下消委會的報告吧!
市面上有不同款式和形狀的吸濕劑,均用不同的成份作吸濕,一般可分為化學性和物理性,化學性的吸濕包原理通常是通過和水結合而成的水物合物或物質進行吸濕,一般不能再用。物理性吸濕劑則主要通過如微細孔表面吸咐水份進行吸濕,釋出水份後能重用。以下四款是最常見的成份:
家用吸濕劑最常見成分,外觀為白色多孔粒狀或蜂窩狀固體,一般以盒裝包裹吸濕。吸濕後所產生的溶液具刺激性,也可能會令衣物褪色或使電子器材失靈。不能重用。
氧化鈣即生石灰,主要以白色粉末的方式呈現,一般作為食品、衣物或相機的乾燥劑。吸水後會發熱,且具腐蝕性。若膨脹即代表已失去吸濕力,不能重用。
硅膠即是防潮珠,玻璃狀的透明或半透明物質,耐熱且不溶於水。主面用作精密儀器、相機、珍藏的防潮劑。乾燥時呈藍色,吸水後呈紅色,可以透過烘乾加熱恢復吸濕力。但硅膠被歐盟列為高度關注物質,盡量避免接觸皮膚。雖可重用,但次數有限,且不能降解,會對環境做成破壞。
吸力遠遠不及其他除濕劑,主要用作吸味,在陽光下可晾曬循環再用,較為環保。
(圖片說明:小型吸濕盒最強,「白元」強力抽濕器500ml。)
小型吸濕盒最強:
(圖片說明:大型吸濕盒與大型掛裝袋最強,「克潮靈」環保除濕桶(玫瑰香)。)
大型吸濕盒與大型掛裝袋最強:
(圖片說明:小型吸濕包(氯化鈣)最強,「Goodmarks」炭吸濕啫喱抽屜除濕包。)
小型吸濕包(氯化鈣)最強:
另外兩款量得吸濕量都比其聲稱高:
(圖片說明:硅膠防潮珠、竹炭及活性炭最強,「除濕生活」家庭用乾燥劑。)
硅膠防潮珠、竹炭及活性炭:
明顯比氯化鈣的小型吸濕包吸濕量低,而最強吸濕量的款式為:
一般而言,吸濕劑首7日的吸濕速度會最高,其後會逐漸減慢並穩定吸濕,到飽和時,就會幾乎停止吸濕。若要在潮濕環境快速吸濕,可考慮前期表現優秀的吸濕劑。以下是消委會測試20款的吸濕劑前期到後期的吸濕速度結果。
盒裝及大型掛裝袋
小型吸濕盒前期表現優秀:
小型吸濕盒前期表現平平,吸濕較慢:
大型吸濕盒前期表現優秀:
大型吸濕盒前期表現平平,吸濕較慢:
*「吸濕大笨象」吸濕器750ml,吸濕劑完全溶解至飽和或需時頗長,看似壽命長,但不等於水氣的容量較大。
2款大型掛袋吸濕劑吸濕速度緩慢,但穩定地吸濕:
但若要使用它們在潮濕環境快速吸濕,效果未必理想。
小型吸濕包(氯化鈣)吸濕較快樣本:
*Goodmark炭吸濕啫喱抽屜除濕包,吸濕較快較多,前期吸濕表現可媲美部份盒裝吸濕劑。
硅膠防潮珠、竹炭及活性炭樣本
2款硅膠防潮珠前期吸濕量平穩,但及後非常快達飽和吸濕速度非常緩慢。
3款竹炭及活性炭本身整體吸濕量極少,難以計算吸濕速度。
若需要於短時間內吸濕,應選用初期吸濕速度快的產品,並將物品放置於密封的容器內。
化學性吸濕劑中,消委會發現有2款盒裝樣本在吸倒轉後會漏出液體。吸濕劑用後會產生水分及溶液,若不慎倒轉或打翻及擠壓,內裡的溶液有可能滲漏,弄髒物件,皮膚接觸甚或有不良影響。
倒轉後有滲漏情況的大型吸濕盒:
測試中出現破損及有溶液漏水的大型掛袋(氯化鈣)掛袋:
良好的吸濕潮應可讓空氣進入但不會讓水氣滲出,以保持產品週邊乾爽。使用者若發現吸濕劑已飽和,應盡快更換,以防回滲水氣。消委會測試水氣透過氣膜滲透出空氣的程度,以測試其令物品再度受潮的機會,以下是出現回滲程度較高的樣本。
(圖片說明:吸濕劑飽和仍繼續擺放,有機會出現回滲。)
小型吸濕包
消費者宜按使用空間大小、需要吸濕位置、物件種類、使用習慣去選擇吸濕劑。
吸濕劑畢竟環保性較低,建議使用電器除濕法(如冷氣抽濕)或是從建材入手,以下是各種除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