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做網上廣告生意的我,有個想法一直植根心中:一直為他人作嫁衣裳,為何不做樣真正屬於我自己的東西?我不斷地思考有甚麼是值得做,直到有次親身體會到現今香港的網上裝修發展仍未完善,有極大空間發揮,遂淡出自己有份創辦的網絡推廣公司,於2015年創立一站式裝修資訊及服務平台——「裝修佬」。
我深明80、90後業主與傳統裝修行業的距離。網絡作為現今主流,新時代業主期望裝修過程透明度有所提升,因此傳統裝修行業不得不從線下搬到線上。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裝修生態圈」,為傳統封閉的裝修界提供空間,讓不同持份者在這媒介上自由發展。而「裝修佬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把O2O作為主軸,提供以方便、高透明度和自動化為核心價值的網上裝修配對服務,讓品牌、裝修公司及戶主締結良好關係。
初期投資額只有10萬港元,透過併購競爭對手公司,Simon(鄧世民)及Andy(劉天生)兩位在裝修領域有各自專長的人才加盟後,我腦海中的藍圖逐漸完整,並可以開始實行計劃。但當時核心班底仍僅為4人,凡事都親力親為。後來,駱駝漆看中我們輕鬆導向的裝修知識影片,主動聯絡我們為其推廣。首次合作伙伴是老品牌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亦因這次合作,陸續有更多品牌聯絡我們,開業一年內已收支達到月入約100萬,且按月增幅2-3成。1年內有這發展速度,我確定未來絕對能有驚人的超幅增長。
為了把生態圈能推得更闊更遠,必需思考如何給予業界和戶主更完善配套,2016-2018年間我們絞盡腦汁,不斷為裝修界引入多種聞所未聞的活動及服務。最終,連結品牌與業界和戶主的24小時裝修工具及建材網上商城「裝修Mall」、加強業界關係的全港首個裝修比賽「裝修Challenge」、教育裝修知識從而連結戶主的「裝修防伏學院(現裝修學院)」,為模糊的裝修行規釐定清晰標準,助業主與裝修師傅/設計師建立良好關係的「裝修約章」,於2年內在裝修界相繼面世。
「裝修佬」作為生態圈的媒介有3大項目,藉此連動整個業界向好發展。業主可以從「裝修佬」獲得不同層次的裝修體驗,大至全屋裝修、維修家居,小至自家DIY項目。我們於各個領域均能提供服務,包括智能配對、建材銷售、裝修教育、資訊提供等幾項業務能讓業主與業界及品牌互相帶動締結,產生連鎖效應,做出1(配對)+1(商城)+1(學院)大於3的效益,形成一個宏大的生態圈。
這個有前瞻性的系統由想象到實行也只靠12位志同道合的員工,當時透過配對接到的工程總額已達3,000萬港元。大家的努力終在2018年年尾幸獲本地大型發展商注資千萬,市場估值近5,000萬港元,為我們業務打開了新的一頁。為了匯聚人心及擴展多方位業務,我們決定把公司搬到荔枝角一處5,000平方呎的辦公室兼無人體驗店雛形,把這空間打造成「裝修Bar」,以成為品牌、裝修公司及戶主的聚腳地。
2019年,我們團隊成員增長至20名,同時裝修佬網站自上線到目前一直為全港人流量第一的裝修平台,優質裝修知識文章及影片累積逾千則,廣受媒體喜愛且轉載。裝修平台生態圈亦日漸成熟,得到多個本地及亞洲獎項的肯定:代表香港出戰亞太資訊科技聯盟大賽(APICTA)並榮獲消費類別的電商市集獎、商業界「奧斯卡」史蒂夫獎金獎、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商業方案(中小企業)金獎、紅鯡魚亞洲100強大獎等等。
「裝修佬」能獲得這些肯定有賴我們出色的員工。我總期望有更多新鮮的概念不斷注入並豐富這個裝修生態圈,因此維持公司良好文化是我一直堅持的事。公司盡力給予員工自由發揮的空間,讓這一班活力非凡,有無限創造力的90後員工提出及實行各種破格創新的方案。當然,在這急速發展的小企業,分秒必爭,工作效率何其重要,「work less earn more」也是給予員工的課題之一,完成及維持得到基礎規律之後,就是廣闊的自由空間。我確信,員工在這環境下會迅速成長,這就是雙贏。
結合本地各方的配合及支持,「裝修佬」已成為香港互聯網裝修領導者。時機已成熟,是時候衝出香港,開展東南亞市場。我腦海的藍圖是利用「裝修佬」把裝修生態圈引入亞洲,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泰國等地,直到各有據點且規模足夠大後,最終進軍中國市場。目標遠大,因此更要腳踏實地把前路走出來。我們透過收購當地同業及積極參與多個東南亞交流活動,如新加坡的e27 Echelon Asia Summit及泰國的CEBIT ASEAN Tailland 2019等,現已與新加坡及台灣同業建立友好關係,開始推動生態圈正式引入當地。
從2020年回望,「裝修佬」由投資額僅10萬到現今市場估值逾1億,更已正洽談A輪融資,也開始進行海外擴展項目。短短5年發展如此迅速,每分每刻都在與時間競賽,但我們仍不忘初心,「裝修佬」將繼續努力不懈,為各地品牌、業界及戶主帶來更好的裝修體驗。
圖:左起:裝修佬科技共同創辦人劉天生、鄧世民、廖沛賢\大公報攝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不少地舖的經營都受到影響,反而令到一向並不太熱衷網購的港人開始投入其中。網上裝修配對平台「裝修佬」創辦人廖沛賢表示,雖然疫情期間收入有所減少,但是旗下的網購平台收入較疫情爆發前上升了1倍。另外,公司亦為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免費檢查Y型屋苑排氣管,以及拍攝一組防疫資料片段,獲得大量的觀看次數。
經營之道
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廖沛賢表示,在疫情下,向公司查詢及網站的流量並沒有減少,但客戶考慮的時間卻有所延長,由於整個訂單落實的時間增加,導致公司的收入減少,自1月起,過去2至3個月都處於虧損狀況。不過,上月起公司調整了策略,減少面對面會面,盡量透過社交工具聯絡,有信心今年收入會回升。
疫情累業務陷虧損
至於公司業務收入來源方面,廖沛賢表示,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主要的裝修工程配對服務,佔整體收入約6成,其次是網上銷售,佔收入約2至3成,最後是開班教授裝修知識。而為減少人群聚集,公司目前實行小班教學。
談到公司的服務優勢,廖沛賢指出,配對方法並不是以價低者得,不是為客人選擇最平的裝修服務,而是會選出最合適的裝修公司。要做到有關方法,會先了解客人的背景,找出一些「特點」,同時公司又會為每間裝修公司標上不同的「標籤」,從而選出兩者最多相近之處。舉例,一個理工大學畢業的客人,其實可能會較喜歡「紅磚牆」設計,利用有關特點去找出有類似「標籤」的公司。
至於網購方面,雖然並不是以最平作為賣點,但卻是明碼實價。廖沛賢稱,裝修舖大都不會為產品標明價錢,「一些裝修新手去到可能問十次,十次都不同價」,因此年輕人都會喜歡在網上買材料,而公司的產品價錢亦不會較市場為高。
談到一些香港的競爭對手,例如「好師傅」都是提供裝修配對服務。廖沛賢表示,相對於網上平台,公司主要對手還是所有線下的裝修公司,與其他網上平台都是保持合作關係,希望能「做大個餅」,目前網上平台市佔率仍很低。
今年擬進軍海外市場
另外,市面上亦有很多維修相關的應用程式,廖沛賢表示,公司無意發展相關業務,因為相關公司主要是為用家最快找到師傅維修,而公司則主要為客戶提供較大型的裝修工程,性質不同。
另外,公司今年計劃到香港以外的地方發展,包括中國澳門、中國台灣以及新加坡。廖沛賢表示,澳門是公司走出香港發展的一個試點,加上公司的投資者在澳門有較多資源,同時相較香港以零售為主,到澳門發展希望能增加商業機構的訂單,若有需要時更會以投標方式取得訂單。
至於台灣方面,公司正計劃收購當地的公司,以及尋找投資者。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阻礙了在當地發展的進度。同樣,新加坡的發展亦受到相同的影響。廖沛賢表示,到新加坡發展目的是走入馬來西亞市場,從而打入其他東南亞地區。至於內地市場是公司較長遠的計劃,現時會先發展東南亞地區,因為要進入內地市場需要龐大的資金作支持,而目前公司未有相關規模。
圖:裝修佬早前為全港多個與康美樓同屬Y2型的屋苑免費檢查及維修排氣管\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在疫情之下,裝修佬早前推出了「裝修佬免費隔氣及排氣管檢查計劃」,為全港多個與康美樓同屬Y2型的屋苑免費檢查及維修排氣管。創辦人廖沛賢表示,有關計劃免費為4800個單位檢查,而參與檢查的師傅都是義務參與,目前已完成了一半的單位檢查。
廖沛賢表示,要做到這樣大規模的免費檢查,需要公司這種平台,才能聯繫到眾多的裝修公司,而願意義務參與的裝修師傅可能都是在準備檢查的大廈附近,運輸成本低,亦有助更多裝修師傅願意參與該計劃。另外,公司亦拍攝了10至20條防疫的短片,讓一般市民可以自行作一個簡單的檢查。
另外,裝修佬於2019年參加了數碼港培育計劃,廖沛賢表示,加入的原因是數碼港與其他地區投資者有較好的網絡,因此相信會有助公司尋找投資者。不過,受到疫情影響,與投資者接觸的過程皆受到影響。
網上裝修中介平台「裝修佬」行政總裁廖沛賢指, 網上平台在疫情下, 仍然可以無間斷接生意較有彈性, 業務影響較線下公司輕微. 姚家楹攝. |
|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再次提醒市民注重公共衞生,同時關注自身的家居情況。早前因應Y形屋邨喉管問題出現連環確診,本地網上裝修平台「裝修佬」一班有心人,自發免費為16個Y2型公屋及居屋屋苑提供免費檢查及簡單維修服務。 3位「裝修佬」聯合創辦人廖沛賢(Benny)、鄧世民(Simon)、 劉天生(Andy)
厡文連結:https://bit.ly/39CyBQd
早前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的Y2型公屋,疑氣管接駁糞渠未有密封,而引致有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近來,更有唔少人都擔心,帶有病毒的糞便及尿等排洩物所造成的氣霧,會透過室內渠管大量傳播。有見及此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為香港16條 Y2型的公屋、居屋邨,進行上門免費檢查及簡單維修,希望以他們的專業協助,盡快釋除居民的憂慮。
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umagazinehk/videos/vb.126261789615/656866941790217/?type=2&theater
因青衣長康邨的一幢 Y2 型公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有指單位內的排氣管因改裝而漏氣,導致病毒經渠管傳播,令不少人都擔心病毒會否在廁所或室內喉管傳播。今次請到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的顧問 Andy 講解一下。
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umagazinehk/videos/22997348151241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口罩供應緊張,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工作若果沒有口罩,不僅自己提心吊膽,亦會被客人怪責。超級巿場人流密集,員工沒口罩又如何防禦武漢肺炎?網傳一張圖片,指全港百佳及豐澤員工獲公司派發口罩,但肯幫前線打工仔的不只自己公司僱主。
裝修服務網上配對平台「裝修佬」創辦人廖沛賢表示,會免費派 5 至 10 個口罩予必須回公司工作人士應急,但希望他們不依賴同一來源,商界能合力長期作戰。
廖沛賢又指,現時盡量不會搶貨做零售,免得間接抬高口罩價錢。他直言現時多幾多個零售點對用家其實無幫助:「但係同事亦毋須擔心,如果他們無口罩用,我地亦都實有貨比他們『頂一頂』先。」
▲ 廖沛賢保證員工必定有口罩用,亦會派口罩給有需時人士。
▲ 廖沛賢指營運時,任何時候都要有最壞打算。
裝修一直是香港人生活上不大不少的難題,簡單如換門鎖等小問題,請工人所費不菲,自學又苦無途徑,其實家居維修自學及配對服務早已應運而生,解決了不少人煩惱,服務商更愈做愈大。「裝修佬」創辦人廖沛賢現身說法,且分享創業心得。他說:「『裝修佬』是裝修平台,但我會叫它是獨特的生態系統,用來幫有需要的人。」
「裝修佬」服務分 3 種:首先是配對服務,幫助有裝修需要的人找到合適合資格師傅;另一個是網上商店,方便用家自行購買用品;最後一項服務是線下服務,包括開班教家居維修知識等。」
▲ 裝修佬有線下的裝修課程,非常受歡迎。
千萬融資擴充
「裝修佬」2015 年成立,創辦人共有 3 人,後來兩人離隊,廖沛賢後來則收購了兩間公司,團隊急速增長,去年「裝修佬」只有約 7 名僱員,但因為同年得到港幣 1,000 萬元融資,公司規模擴大,至今已聘有 19 名員工。
創業心得:還是堅持
廖沛賢謙虛地說,如果將自己跟初創者比較其實有失公平,因為「裝修佬」已經是其第二次創業,他在首次創業時已賺到第一桶金,對於初創者來說,他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堅持:「創業時全世界包括你的家人朋友都會懷疑你。除非你能得到一些里程碑成就,否則這種懷疑是不會完結的。」
創業的其中一個難點,便是收入基本沒保證,有錢都要將資金再投入公司做營運,以錢滾錢。廖沛賢說一直都沒出糧給自己, 直到 2018 年年頭才象徵式出糧了港幣 5,000 元。
▲ 鑽石屎在普通家居根本沒機會做,但線下班可以親手嘗試。
初創必須嚴控成本
廖沛賢又指,初創公司很少能捱到營運順暢階段,因為每個初創者的挑戰和挫折肯定是全新、從未經歷過的;創業想成功必須目標明確,否則特別容易犯錯,「裝修佬」在營運方針照搬了大公司行政方式,買原子筆、釘書機前會思考是否真需要買,又說:「小企業成本不多,就更要控制成本。」
以「裝修佬」為例,未來會保持平衡開支和拓展的方針,推廣方面會注重社交媒體,如有專人經營 YouTube Channel,已有 28,000 個訂閱,訂閱群又是消費力較高的長者,所以吸引到 3M 之類的大廠跟其合作。
▲ 掃產品上的QR code,便可以在網上商店即時購買,另一個QR code連接了教學短片。
時間是最珍貴成本
廖沛賢說,很多初創企業家喜歡參加商業活動結識有錢人,他帶點不屑地說:「完全無用,不要浪費時間。對方根本不需要你。」他解釋,因為以 startup 初期的聲望與地位,財團或真正大金主不會看上眼。廖沛賢當初創業時便盡量推卻這些聚會。做初創不應忙著應酬,又或者參加甚麼創業分享會之類。
廖沛賢直言,一些創業導師根本沒創過業:「當然,你可以說不用跑得比馬快都可以評馬,但沒創過業就是沒說服力。何況就算對方成功創業又怎樣?成功的人會去分享方法嗎?成功之道是很難分享,亦難以複製的。初創者要有一堆事做,去了應酬還有甚麼時間專注業務初心?我當時是每天都列好有甚麼需要做,再按重要性排隊依次解決,每天已抖不過氣,何來時間 networking social?」
▲ 門巿有各項的展示區,就連地版也有,讓顧客看到不同地板鋪出來的效果。
一些還在猶豫要不要創業的打工仔,廖沛賢立即回答:「放棄吧」,並補充:「如果你有決心創業的話,必然已行動。未創業又在搜尋一些別人建議,即是你的動力來源源自他人,沒有決心又如何創業?行政總裁,就是當無人敢做決定的時候,由你走出來做決定。自己都不敢走出來如何創業?」
創業要一個人做
廖沛賢正色道:「千萬千萬不要和朋友夾份創業。因為共患難容易,共富貴才難。有難關出現時,大家都有明確的目標去解決,但當解決問題後,公司上軌道邁向成功,拍檔間對成功的定義就注定了未來肯定會分道揚鑣。真要夾份創業,一定要白紙黑字寫好分手後要怎樣做。」
廖沛賢分享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有對拍檔生意上軌道,一個人認為賺 2,000 萬元已算成功,但另一人覺得要賺 1 億,結果前者變懶後者拼搏。拍檔的妻子又加入了討論令事件愈來愈複雜和惡化…… 他又說:「又例如有對拍檔,一個人想移民想賣盤,另一人又不想賣,結果變成死結,因為接盤的人絕不會肯只接一半股權。」
▲ 「裝修佬」聯合辦人廖沛賢(右)與兩位合作夥伴鄧世民(左)和劉天生(中),預計在一至兩年內,將業務擴展到新加坡市場。(湯炳強攝)
香港裝修業界的服務沒有統一標準,資訊又缺乏透明度,戶主難以獲得可靠訊息。「裝修佬」網上平台聯合創辦人廖沛賢,原本從事網上廣告行業,自身體會到裝修過程的困難,遂創立網上裝修平台,將傳統行業網絡化,為戶主解決疑難雜症。
「裝修佬」網上平台自2015年成立,利用網絡為業主和裝修公司作配對,提供一站式的裝修服務。廖沛賢希望為戶主解決裝修上的一切困難。「香港人時間寶貴,而裝修佬平台可為戶主提供每個裝修步驟,挑選物料等服務,讓過程變得更簡單。」
廖沛賢提到,將裝修行業網絡化顛覆了傳統模式,一開始並不被業界接受。但通過平台的大數據分析,可根據戶主需求結合綫下的智能配對服務,提供整合式的解決方案,令裝修界服務更加標準、自動及透明化。現時O2O(綫上到綫下)的裝修服務模式獲得業界支持,亦慢慢開始建立口碑。
▲ 「裝修佬」網上平台自2015年成立,利用網絡為業主和裝修公司作配對,提供一站式的裝修服務。(湯炳強攝)
近幾年網上裝修平台湧現,同行競爭激烈,不少平台亦有提供類似服務。廖沛賢就不太擔心:「其他平台難以取代裝修佬,因裝修佬平台的業務已經發展成完整的生態鏈,可為戶主提供各方面需求。」
現時平台推出網上購物平台「裝修mall」,和結合建材及品牌展示的「裝修吧」,師傅和戶主可以從品牌商購買建材用品。後來更開班教學,綫下創立「裝修防伏學院」,由專家舉辦裝修、維修相關課程及講座,讓戶主及師傅都獲得正確的知識。
廖沛賢透露,初時公司近半年是零收入,但至今月入平均達200萬至300萬元。目前曾與過百個品牌合作,他預計將來會有更多的設計師,師傅加入。未來一兩年內,首要將業務擴展到新加坡。
裝修佬科技有限公司 — 突破傳統行業生態 提供完整O2O解決方案
▲ 「裝修佬科技有限公司」團隊相當年青,務求打破裝修業不透明的現況。
裝修工程向來給人一種傳統舊行業的印象,一般人想找可靠的室內裝修服務,以及了解和比較相關報價都並不簡單。「裝修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裝修佬)針對這個情況,應用最新科技開發了一個智能配對系統去整合工程和產品服務,推動O2O模式,讓用家可以輕鬆找到相關的裝修服務供應商。「裝修佬」除了提供多種點對點銷售方案外,亦向用家推廣裝修和維修知識,建立完整的生態圈解決方案。
▲ 「裝修佬」的智能配對系統使用方式簡單,更能切合用家需要。
「裝修佬」的產品開發經理李詠龍指,團隊成員的性格都較為反叛,因此希望可以做到比較反傳統的業務模式。公司雖不會以科技潮流作為產品開發的優先考慮,但是功能上就希望可以做到更人性化,能切合用家的真正需要。他解釋,裝修業界傳統上比較不透明,透過這個平台就可以讓裝修業透明化,提供報價和建材商城等平台,成爲完整的生態系統。「裝修佬」亦非常重視用家教育,在選擇材料、師傅,以及DIY自助家居裝修等方面提供了深入的資訊,讓用家和供應商之間能夠更有效地溝通。
▲「裝修佬科技有限公司」不時舉辦教育活動,如DIY 裝修課程等,向用家推廣裝修知識。
「裝修佬」副總裁劉天生指出,香港的客戶數量相對少而密集,是測試和實踐平台模式的一個理想場地。「裝修佬」正積極建立一套行業標準,並藉此作為進軍海外市場的基石,目前已鎖定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四個國家作為進軍海外的第一站,希望可以透過平台建立行業標準,達至一站式裝修服務體驗。除了裝修配對平台外,他們亦與 MoneySQ 合作,開發智能合約,透過區塊鏈技術,為客戶提供更大保障。
由廖沛賢創立的「裝修佬」網上平台,早年拉攏同類型平台的「台主」鄧世民及劉天生合作,致力將裝修行業標準化及數碼化,更致力推廣「裝修約章」,讓消費者得到應有的保障。與此同時,「裝修佬」亦成立了有近500名成員的義工隊,幫基層翻新家居,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
擁有一個安樂窩,相信是每個人的夢想;但要打造一個安樂窩,過程卻未必盡如理想,甚至陷阱處處!三個「80後」廖沛賢(Benny)、鄧世民(Simon)及劉天生(Andy)同樣在裝修過程「中伏」,卻苦未能找到解決方法,遂合力打造「裝修佬」網上平台,提供由材料選購、裝修配對及開班防伏「一條龍」服務,打破裝修行業一直以來靠口耳相傳的傳統營運模式,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態圈,從而減少紛爭,回饋社會。
●義工隊翻新家居
Simon說:「現在裝修動輒數十萬,但現行法律對業主的保障不大,小額錢債又形同虛設,大公司始終佔上風,所以平台旨在為行業建立『新規範、新流程、新標準』,公平及快捷地處理各種爭議,讓業主不再求助無門。」Simon又指公司將推出的「裝修約章」,概念等於裝修界的ISO認證系統,包含裝修公司與客人承諾的基本守則,以及仲裁機制,讓裝修公司與客人不再口同鼻拗,保障雙方利益。而他執教的「裝修防伏班」及「家居維修DIY班」就是要令消費者明白行規,能更有智慧地挑選適合的裝修公司;同時推廣DIY文化,變成不求人的「生活技能」。
除了致力將行業「標準化」外,Benny表示公司也成立了義工隊,由小隊發展至今已擁有近500名義工,進行超過60場服務,幫助長者或基層家庭翻新,甚至「重建」家園,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有尊嚴。Simon透露義工隊以DIY班學員為主,亦有在網上招募有裝修經驗的朋友,由資深裝修師傅帶領下,利用他們的工餘時間服務有需要人士,亦會無條件與其他NGO合作,傳授知識給他們,不求出名,只望幫助到更多人。他說:「香港雖小,但地域限制都令人很難參與活動,所以我們希望義工隊愈做愈大,透過『人海戰術』就變成總有一個義工在左近,樓上樓下可以互相幫忙,改善鄰里關係,重現以往的人情味。」
●希望公司更人性化
同理心是行善的關鍵,也是他們管理公司的理念。 Benny表示「裝修佬」奉行Happy Office模式,不想像大企業一般,令員工不想上班,所以辦公室有個大露台讓員工「放風」,亦不用「打卡」計鐘,更設有「失戀假」及「單身狗利是」,他說:「希望公司人性化,多關心同事感受,若不開心便早點收工,不要讓負能量在辦公室累積;老闆與同事間亦有話直說,注重溝通,而且會下放權力,讓他們話事才會對公司有歸屬感。」
●與對手合作做大市場
成功非僥倖,由寂寂無聞做到行業龍頭,Benny寄語年輕人要面對現實:「辛苦不是因為老闆或社會逼迫你,而是你的對手在逼迫你!不要害怕你的對手,反而要跟他們合作,一起把巿場『做大』是好事!」Simon認為最重要是做一些別人沒有做的事,一旦付諸實行,自然會引伸其他機會,再好好把握便能成就大事。Andy提醒大家有得必有失,當你一心要追夢,便要放棄某些事物,例如他要放棄最愛的前線工作,轉型做不用「落手落腳」的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