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裝修的討論區裏,常討論到牆身重漆的問題。《裝修中伏大全》專頁網頁鄧世民說,業主格價時,發現兩間裝修公司收費差一倍;嚴重的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水泥鬆脫,連鋼筋都現埋,師傅去锈補灰,價錢又會多了一大截;甚至裝修後僅隔半年,牆角已始現裂痕,周身唔聚財,覺得被搵笨。到底為甚麼呢?
其實我們得先了解一般的牆,可分為三大層。首先是石屎牆身、到俗稱「紙巾灰」的批盪、到油漆底灰及油漆。不同物料交接的地方,歷經風霜,怎麼都會分離。上新油前要「剷底」(去掉舊油漆),所謂「剷底」其實是指剷去舊乳膠漆;而「剷到最底」,就是連「紙巾灰」都剷走,重新批盪上油。否則即便裝修了,牆身表層還是會剝落。
自測「剷到最底」
Champion One Collection 工程總監林先生說,為免疑心或真‧被搵笨,業主好容易可以自測自家牆壁有沒需要剷到最底。香港天氣潮濕,一般住高層,向海單位,或是廚房、浴室等位置,都容易出現油漆下灰層鬆散現像。首先如牆身漆面出現蜘蛛網式裂紋,或者用手或者長棍輕敲一下牆同天花板,若果聲音空洞洞的,或者牆漆有點「浮浮地」,那就表示紙巾灰可能跟石屎牆有點離底,天花、橫樑及不同物料牆身交接的地方,都容易出現這現像,就得「剷到最底」了。
裂紋自己補
又有時候,完成裝修半年左右,牆角竟開始出現裂痕,特別是或者水泥牆同木材,如木燈槽之間更嚴重。林先生提醒業主可先跟裝修公司約定,完成裝修後一年,等牆身歷經四季的冷縮熱脹後定型,再來幫忙修補。想DIY的話,業主可以以刮刀或鎚子背面,把裂紋弄深弄闊,買市面的平底漿填平,乾透後上漆也很方便。